近日,“每多做一次CT,患癌風險增加43%”沖上熱搜,引發熱議,CT檢查真有這么可怕嗎?這一說法來源于2023年發表在《自然-醫學》(Nature Medicine)上的一項跨國多中心的大隊列研究[1]。該研究對歐洲9個國家的近百萬名22歲之前接受過CT檢查的個體進行了長期隨訪(在首次CT檢查后隨訪至少2年,平均隨訪時間為7.8年),發現有790例最后罹患血液系統惡性腫瘤,患病比例約0.08%。在持續的分析中,研究還發現隨著CT檢查次數的增加,患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風險呈上升趨勢,患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風險總體上每次檢查增加43%。這個43%是一個相對增加的風險,揭示的是整體群體之間的風險差異,而不是個體風險的具體數值。此外,在隨訪過程中,無法排除年齡、性別、吸煙習慣、飲食模式及遺傳因素等其他與患癌風險有關的因素。就絕對風險而言,該研究預計每1萬名CT檢查的兒童(平均劑量 8 mGy)中,將有1-2人在之后的12年內因輻射暴露而患上血液惡性腫瘤,比例不到0.02%。目的是要提醒兒科醫生要更審慎地考慮 CT 檢查,確保輻射劑量在合理且可實現的最低水平,實現CT檢查的受益與風險比率的最大化。因此,在省掉關鍵信息之后,給出“每多做一次CT,患癌風險增加43%”的說法存在一定的誤導性。
CT作為目前臨床疾病診斷的重要輔助工具之一,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已經相當成熟。在CT檢查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輻射劑量。但日常生活中,人們始終處于自然輻射的環境中。例如,來自外太空的宇宙射線,地殼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質,空氣中存在的少量輻射氣體。有研究表明人均每年在自然環境下接受的本底輻照大概是2.4mSv[2]。在進行CT檢查時,根據國家發布的WS/T 637—2018《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成年人診斷參考水平》[3]及 GB/T 16137—2021 《X射線診斷中受檢者器官劑量的估算方法》[4],不同部位、不同掃描類型(平掃、增強),人體受到的輻射劑量均不同。例如,一次胸部平掃接受的輻射劑量約為6mSv,一次胸部增強掃描接受的輻射劑量約為5-15mSv[5]。國際放射委員會(ICRP)在2007年的建議書中,對于放射科醫生等從事輻射有關的工作人員在5年內平均每年接受的輻射上限是20mSv,單年不超過50 mSv[6]。我國國家標準《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》[7]也有相同的規定。在保證劑量合適的前提下,MD安德森癌癥中心(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)官網上《CT掃描致癌嗎( Do CT scans cause cancer)》[8]中有提到“對于大多數患者而言,從CT掃描中的受益遠遠超過潛在的風險”。輻射暴露可能會對人體產生損傷,其風險主要是人體在CT輻射暴露中的致癌率與輻射劑量有關。根據(ICRP)報告[6],輻射劑量低于100mSv時沒有增加致癌發生的概率。一次CT掃描的劑量約在幾mSv到幾十mSv的范圍內。意味著我們日常的醫學放射檢查達不到100mSv,患癌風險可控。我們大可不必“談輻色變”了。
對于一些特殊情況,可能導致輻射劑量超出了個人年劑量限制,但與疾病造成的危害相比,其危害要小得多。比如因疾病的特殊性(如惡性腫瘤)/短期內快速進展的疾?。ㄈ缧鹿诜窝祝?,需多次進行CT檢查,以便了解病情,才能作出正確的處理決定。對于X射線高度敏感者(如孕婦、兒童、嬰幼兒等),如無緊急情況和特殊需求,應盡量避免進行CT檢查。對于短期內做過影像檢查的人群,需告知醫生,由醫生視具體情況作風險/受益判斷。在適當的情況下,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超聲或磁共振檢查作為替代方法。同時,在檢查過程中,醫生通常會使用相關防護用品,如鉛衣、鉛帽、鉛圍領、鉛手套、鉛圍裙等,保護無需進行檢查的部位,來減少輻射暴露。因此,是否需要進行CT檢查一定要遵醫囑,醫生會綜合考慮患者的實際情況,在滿足診斷需求的同時,盡可能減少患者的輻射暴露,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。
降低輻射劑量是目前醫學發展的趨勢,除了放射科醫生根據不同的檢查選擇合理的掃描參數,CT設備制造商推出了低劑量CT(low-dose CT,LDCT)。當前行業內常用的降低劑量方法為自動曝光控制(AEC)技術,即可根據檢查類型和病人體型推薦合適的掃描參數,在降低輻射劑量的同時保證圖像質量。低劑量CT的掃描輻射劑量明顯低于普通CT,如一次胸部低劑量CT的掃描輻射劑量約為1mSv[5],通常為普通胸部CT掃描的1/5~1/6,但肺部病變發現能力和診斷效果卻與普通胸部CT相當。根據《中國肺癌低劑量CT篩查指南》(2023版)[9],低劑量CT在肺癌高危人群中的篩查效果被進一步證實,能夠有效提高肺癌的早期診斷率,改善患者的預后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逐步應用,如基于深度學習的劑量調制算法和圖像重建算法等,也能避免重復曝光。相信未來會涌現更多的低劑量技術,使大眾從CT檢查中獲益。
文章來源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